新华网福州4月26日电(记者项开来)在全国烟草业内,福建云霄县可谓“名声在外”,一顶“假烟重镇”的帽子成为云霄多年来难以承受之重。
近年来,云霄县变单一的“打击”为疏堵结合,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引进培育了光电产业,使县域民间资金和群众就业摆脱了对“假烟业”的依赖,打假取得更好成效。如今云霄节能光电科技产业园已被列入福建省海西建设发展纲要,成为福建光电产业重点发展区域。从“假烟重镇”到“光电之都”,云霄的发展轨迹表明:正业不兴,邪道难禁。
被逼出来的“光电之都”
在云霄县光电产业园区的展示室内,几块国家级的牌子让云霄人倍感不易:有科技部最新颁发的“漳州(云霄)国家节能照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有商务部和科技部共同颁发的“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过去一提到云霄就是假烟,这一黑帽子的不良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但现在我们也有国家级的红帽子,光电之都终会替代‘假烟重镇’。”云霄县委书记黄舜斌说。
1993年云霄开始出现制造假烟,1997年到1998年达到高峰,由于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之后制假逐步转移到深山老林的地下。全县查获的制假村庄范围逐年在压缩,去年从云霄运往其他地区的假烟数量较往年有大幅度下降。
假烟“一业繁荣”,一度让云霄百业凋零,正常的经济发展遭到重创。云霄位处福建沿海,同时被认为是漳州民间资金最丰富的县之一,但却是漳州工业发展最薄弱的县之一,工业基础之薄弱让人难以想象。2004年,全县规模工业产值仅2.4亿元,没有一个像样的支柱产业。
深陷假烟业的不仅有非法谋取暴利的“烟厂老板”,同时还有大量云霄群众。由于要靠地下烟厂就业,不少群众对政府的打假行为不理解不支持,大大增加了打假的难度。
多年来云霄县打假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如果没有正当的产业让民间资金有个出口,没有正规的工厂让群众就业务工,滋生造假的土壤就难以根本铲除。
2007年,深受假烟之害的云霄县艰难找寻出路,最终他们把目标瞄准了当时刚刚兴起的节能光电产业,提出“举全县之力发展光电产业、打造中国电光源之都”的产业发展构想,誓言全县42万人做成光电产业这一件事。
百业凋零到一业繁荣
“我们是被云霄发展光电产业的决心感动了。”福建汉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久义说。
MOCVD是LED外延工艺乃至整个LED产业链的关键设备。投资15亿元的福建汉晶科技有限公司是家台资企业,这是全国首个落户县级城市的MOCVD项目,规划建设30条生产线,达产后年产值可达60亿元。
汉晶这样产业龙头项目的落户,极大提升了云霄光电产业的档次。“没有汉晶这样的上游项目,云霄的光电业只能是个生产基地,有了这样的项目,我们就有培育产业集群的基础。”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方蔚煌说。
与其他欠发达县域相比,云霄并不缺资金,当地的民间资金估计在200亿元规模。但多年的假烟之害,让云霄的民间资本对其他产业既“无心”也“无力”,光电产业的起步异常艰难。
刚开始,县领导亲自到厦门、深圳等地“请”云霄的老板们回来办厂。靠着这套“土”办法,光电企业在云霄从无到有,艰难破土。云霄第一批投建投产的光电企业如信实、奕全、云星等,都是县领导做工作发动民间资金创办起来的。此后越来越多民资通过参股的形式参与到光电产业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光电产业投资中民间资本占30%左右。
短短3年时间,云霄县共引办光电企业162家,计划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目前投产有82家,在建的有80家。2010年,全县光电产业产值达到25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可达50亿元。
常年在外招商的方蔚煌说,在外面一介绍是云霄人,人家提到的都是假烟,而对于云霄发展光电产业,不少人都表示怀疑。但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云霄的光电产业在业内已小有名气,招商也比以前容易多了。
将群众从造假中解脱出来
在云陵工业开发区,去年底才投产的海峡彩亮(漳州)光电有限公司有700多名工人,95%是云霄本地人。当记者问及是否在地下烟厂打过工,多数受访工人都显得十分警惕。开发区的干部则坦诚地告诉记者,在造假嚣张的时候,到烟厂包烟是云霄群众就业的最大去处,现在光电产业不少工人过去就是包烟工。
今年刚20岁出头的郭伟祥说,他初中毕业就到烟厂包烟,每天都像搞地下工作一样。早上一上车就不知道拉到哪里去,工作地点都在地下,连阳光都见不到。郭伟祥笑言,同样是打工挣工资,更愿意现在这样“过正常人的生活”。
发现传媒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室内照明,今年产值将达2亿元。公司负责人朱楚贤表示,光电产业的投资者中也有早年从事过假烟业的,现在政府打击力度大,违法成本高,不少人都改行转业了。
“同样可以挣钱,有正当的事业做,大家就不会去搞歪门邪道。”朱楚贤说。
为了帮助群众就业,摆脱他们对假烟的依赖,云霄县大力发动村里招商引资办企业。县里特别出台规定,村里招商的企业,地方税的三成奖励给村里。
马山村一度是假烟重点村,全村很多务工人员到烟厂包烟,不少村民因涉及假烟被治安处罚或判刑。去年6月,村支书张溪文担任董事长的漳州七星光电科技公司投产,当年实现利润30多万元。这家企业大大小小的股东有80多个,全部是当地村民,投资少的5000元,多的上百万元。
多年的打假经历让云霄的干部认识到,只有堵疏结合才是治本之策。一位基层干部对记者说:“过去没有光电产业,云霄就难说能完全根治假烟,因为民间资金无处可投,群众务工无厂可去,打假影响多数人的利益,普通群众都不支持你,其难度可想而知。现在有了正当产业,多数人就会理解和支持政府的打假行为,根治这一毒瘤有了更好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