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7000年,有的是你不知道的故事
【主播】
刘悠扬(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栏目介绍】
《发现深圳》是读创/深圳商报旗下一份有影响力的文化周刊,致力于挖掘深圳不为人知的历史,开设以来深受市民欢迎。现在我们将《发现深圳周刊》的内容声音化,每天5分钟,给你讲讲关于深圳历史、民俗、文化的小知识。
【本期内容】
在深圳,有一条长250米,宽三四米的小街,以碑为界,一边受深圳管辖,另一边受香港管辖,这条街叫中英街。上世纪80年代,没有边防证的人想要从中英街买到香港和国外的进口商品,就要委托有边防证的购买,后者可以说是早期的“香港代购”。四十年前,国内早期的一批香港代购都买些啥?而内地又有什么商品吸引着香港居民呢?岁末新年,办年货前,送你一份百年中英街的“购物指南”。
四十年前香港代购买些啥
当时中英街不是人人都能去,内地人到深圳,要办边防证,从深圳到沙头角中英街,还要办特别通行证。这两种证件还不像今天的香港通行证这么容易就能办到,由于当时签注有数量限制,一般是单位机关人员等较易获取签注,所以能到中英街买到进口商品是件“大事”,就像出了国一样。
1980年代,中英街地区及附近的盐田居民每户按额分配有一至两张通行中英街的黄证,在香港回归前,深港交界的边界关卡尚未设置,持黄证居民最远可走到香港新界沙头角购买商品,于是中英街所在的沙头角一带诞生了一个新职业——“一步”跨越深港边境带货的“代购”,他们通过做“代购”赚取香港和内地商品的价格差和汇率差。
从1980年代起,深圳中英街引领着购物风尚,日均接待游客3-4万人,要买洋货港货,都到中英街。从1979年到1988年,中英街的销售额由590万跃升到15.68亿。有资料记录,1982年,沙头角地方财政收入为160万元;仅一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478万元;1986年,沙头角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
20世纪80年代初,中英街最畅销的产品是布匹、方便面、雨伞、味精、香皂、裙子、丝袜等生活必需品,单件利润不高,但需求量大,商家瞄到商机,纷纷拥入中英街。尤其是布料,当时有布商一天就能卖光一大车布,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有30多万。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香港掀起“黄金热”,中英街变为黄金一条街。香港黄金制品设计新潮美观,许多人都贩卖起了香港黄金。“黄金热”高潮时,深圳一侧曾有47间金铺,港方一侧金铺达32家,几家如今在内地遍地开花的香港连锁品牌金铺,当年在中英街都有开店。
20世纪90年代中英街走俏的商品是化妆品、家用小电器、服装、摄影器材、金器首饰等。
2000年后,日用品、小家电依然走俏,数码产品、奶粉、山珍海味、美容产品成为新的热销商品。
内地居民通过中英街购买世界各地的商品,香港新界沙头角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英街,尤其是在1997年香港往来内地的关卡设立之前,新界沙头角居民与深圳沙头角居民相互通商、走访亲戚、往来深港都有较为宽松的规定。
1950年代,中国实行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深圳沙头角居民积极投入生产,农副产品产量提升且物价便宜,当时深圳中英街的店铺以经营农副产品为主,向新界居民销售大米、蔬菜、肉类等产品。
1960-1970年代,由于新界沙头角仍保留在边境禁区内,导致新界沙头角经济发展落后,而当时新界沙头角居民的人口老龄化严重,比起需要一个多小时车程才能达到的香港市区,中英街地区的医疗设施似乎更方便,于是常有新界沙头角居民到中英街社区看病取药。另外,中英街的菜市场所销售的肉类、蔬菜等比香港市区便宜,因此形成新界居民跨越边界到中英街买菜、深圳居民出关到新界卖菜的特殊现象。
为什么中英街会有这么独特的风景呢,其实有深厚的历史原因,请关注下期节目更新。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