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激发永州机关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的对策与思考

2024-04-27 06:05:43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推动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要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该重要指示,是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方针、针对干部中的突出问题,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重要要求。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地带领群众干事创业”,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引起重视、亟需解决的问题。

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现的是一种主观愿望,其核心是干部“内生动力”的强弱与否。机关党员干部内生动力,主要是指机关党员干部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表现出的一种有效的积极主动能力和意志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激发机关党员干部内在动力,不仅是提高机关党员能力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强机关基层党的建设、落实从严管党治党措施的有效途径,更是增强带动性、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永州市正紧锣密鼓地部署开展“六大战役”,瞄准“十三五”目标奋力前行,建设品质活力新永州,但立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情,我们只有做好“人”的工作,大力激发干部职工尤其是机关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才能弥补不足、补齐短板,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与组织保证。

总的看,现在永州市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明显改善,总体上适应事业发展需要,但也存在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问题,究其原因有多个方面:从思想层面分析,有理想信仰动摇、政绩观念偏差、宗旨意识淡薄等因素,受西方不良思想影响,一些机关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个人主义、功利之心在放大膨胀,有的放纵欲望、嘲讽理想、躲避崇高、甘愿堕落;有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存疑虑;有的不讲究科学发展,追求的是短期效益、眼前利益,搞虚假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有的群众观念淡漠,对群众冷暖疾苦不记于心,服务态度蛮横,官僚习气尤其突出。从制度层面分析,有新旧体制转换衔接不紧密,制度建设落在工作之后,有时存在“真空”“断档”现象,给工作开展带来障碍;有制度设计不科学的问题,比如干部追责,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工作责任不仅难划分,更难以现实操作,再如作风建设边界难厘清,不清楚具体的职业操守,在泛媒介时代,机关党员干部接受社会监督“全覆盖、零距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曝光、被责难,给干部在心理上带来更大压力,在思想上带来更多顾虑;有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干部制度的执行,现实的情况职务晋升通道狭窄,领导职位稀缺和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未健全,横向交流通道“梗阻”,条块部门交流不畅,干部正向交流易、逆向调整难,职业身份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能力层面分析,少数机关党员干部对政策领悟有差距,在执行政策的时候出现偏差,不能准确地实现政策的真实意图,达不到政策的预期效果;工作创新不到位,思想因循守旧,思维定势,工作按部就班,被动陈旧,了无生气;对机关工作适应性欠强,工作经验缺乏、职场关系处理不当,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等。从管理层面看,表现管理思维手段落后,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层面,对于干部职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业务提升培训,思想道德建设没作系统安排考虑,人力资源开发不够,不能做到较好的人岗相适;工作职责不明晰,有的岗位职责划分不够科学合理、工作职责界限不够清晰,出现苦乐不均、职能重合,推诿扯皮现象;工作考核不科学,考核指标与实际结合得不够紧密,注重了共性,忽视了个性,考核难体现客观全面,考核结果得不到充分运用,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等关联不够紧密,起不到很好的激励作用。从物质层面看,永州市机关党员干部工资水平偏低,一些该享受的政策也未落实到位,在高房价、通货通胀等因素的影响,生活压力较大。同时,随着公务员津补贴发放的逐步规范和对“四风”问题整治的推进,一些单位“落得清净”,连干部职工的正当福利待遇也得不到保障。少数党员干部觉得工作付出与经济待遇并不成正比,心理失去平衡。

激发内生动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从思想观念、能力素质、考评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突破。

一、加强思想引领,激扬担当精神

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解决好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通过“两学一做”等有效载体,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进行系统的理想信念、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的教育,拧紧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总开关”,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政治本色,切实做到对共产主义真信、真懂、真追求,对人民群众真贴近、真关心、真爱护。通过加强思想教育,着力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站位,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和“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带头下基层、接地气,在生产生活一线掌握实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艰苦偏远岗位一线创业上来。

二、加强学习培训,激增实践能力

干部能力的提升,既需要实践锻炼,又离不开教育培训。要切实发挥各级党校、行政院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条件允许也可联合高等院校加强教育培训,同时要通过采取以会代训、健全中心组学习、开展干部日常学习、组织开展调查调研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要分析和总结干部知识、经验、修养等方面的不足,并对其素质构成进行分析,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人施教,分层次和类型对机关党员干部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教育。当前重点要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的四种能力:一是政策领悟力,二是实践结合力,三是协调沟通力,四是工作创新力。

三、加强实绩考评,激奋工作热情

探索科学的绩效考评办法,以绩效激励干部,以考评激发作为。考评指标体系做到科学完备,坚持共性与个性相存,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避免“一锅粥”考核。不同单位和不同部门的考评要有可比性,同一干部不同岗位或者同一岗位的前后要有可比性,能够反映干部绩效的发展变化。要健全考评机构,实行资格认证制,努力建立一支门类全、素质高、业务精、党性强的考评工作队伍。要有效整合各种考核资源,确保考核精准。考评结果接受群众社会监督,在适当范围进行公示,并加强对考评结果的有效运用。对在考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加强防范。

四、加强组织建设,激活管理潜力

要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员干部对组织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一要强化抓党建的思想认识。严格按照“述职述党建、群众评议评党建、年度考核考党建、选拔任用干部看党建”的要求,完善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强化干部考核“党建导向”,真正把“抓党建是最大政绩”落到实处。要建强党务队伍,对党务干部不仅要加强培养,而且要在政治上给予关心、思想上给予理解、感情上给予温暖、心理上给予疏导,切实增强党务岗位的吸引力。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大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发挥党组织的积极作用,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要大力整顿。二要增强党员的荣誉意识。大力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充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切实增强党内工作和党内生活的透明度;改革和创新党内选举制度,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加强党代表作用的发挥,建立党代表提案、评议、联系会议等制度,使广大党员的心声能够得到反映。三要扎牢制度的“笼子”。要加强制度建设,革除官场陋习和遏制潜规则、暗箱操作,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强化制度执行,画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严格党内各项制度,树立标准,凝聚正能量。

五、加强作风建设,激勉问题整治

要抓好问题整改。对近年党内教育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巡视组反馈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回头看”和盘点分析,真实掌握整改落实的进展、效果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拿出对策。要加强日常监督。针对披着“隐身衣”的“四风”问题,更是要采取“聚光灯”式的探查监督。除采取纪检、组织部门专项督查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加强监督,让“隐身歪风”无处藏身。要坚持从严治吏。坚持从严治党,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党性党风党纪及作风养成教育。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人员,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些求全责备,多一些信任支持、少一些怀疑掣肘,营造鼓励干事、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正向激励,激发工作活力

坚持正向激励,推动形成“愿为、敢为、争先作为”的从政新风。一是从政治待遇上激励。要坚持德才兼备、凭实绩论英雄的选人用人标准,公正客观评价干部、公道正派选任干部,让干事者有平台、有为者有位子;要畅通领导干部进出通道,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采取下派任职、上派挂职、平级交流等方式,拓宽交流渠道、扩大交流范围,形成机关与基层双向交流、重要岗位定期交流、长期任职轮岗交流的良性循环。统筹考评项目,减少评比活动,特别是对“一票否决”、“黄红牌警告”要进行评估,防止过多过滥。二是从经济待遇上激励。适当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的待遇,改变公务员在工资福利上“弱势群体”的现状。实行工作津贴与工作绩效考核捆绑挂钩,打破平均主义,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对一些政策的准入条件和设置要求上作修改,考虑照顾低收入的机关党员干部,避免其成为“夹生层”人员。如公租房、廉租房可向低收入或刚入职的机关干部开放,等等。三是从人文关怀上激励。注重关怀帮扶,及时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重视机关干部心理建设,帮助机关干部有效化解心理压力和其他实际问题。适当增加财政支出范围,鼓励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通过活动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倡导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互通,关注干部的工作情况、精神状态,关心干部的成长进步、家庭困难,让广大党员干部有归属感、认同感,从而有效提升大家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