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邹记福,男,生于1972年,重庆云阳人,清华大学EMBA学位,诗人、作家、国家一级品酒师、国家一级酿酒师、国家一级酒体设计师、导师型企业家。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云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员、深圳市小小说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省重庆云阳商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记福慈善基金会会长、深圳市重庆商会副会长、深圳市商业联合会副会长、贵州邹旺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贵州昌盛友邻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贵州同缘梦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深圳市友邻福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邹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兴盛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同缘梦私董会联合创始人、同缘梦共享酒柜联合创始人、记福假日酒店创始人、记福大酒店创始人。
代表作:
邹记福代表作主要有:诗集《一个中国公民的新生》《真爱无悔》《父亲》《野性的情歌》等;散文集《尚镁之恋》《等待》《晚秋》等;小说《走出荒原》《情债》《血狼》《呼唤》《欲望的火焰》《江城怪影》等;人物传记《中华邹氏企业家风云榜》《邹氏企业家风云录》《文化探索之旅》《与时代共荣》《粉丝之路》《妆彩人生》《商海墨韵》《人生如旅》《邹氏春秋》等。
苦乐参半,最是忆童年
70年代的农村,大多数家庭生活比较贫困。而邹记福的家乡——重庆云阳更是如此。说起云阳,或许很多人没有印象,但若说起“巴山蜀水凄凉地”这句诗,大家都耳熟能详。没错,邹记福便是生于“大巴山”这凄凉之地。
那时候的大巴山,交通不便,物质贫乏……大山深处有藏不住的贫苦和不如意。幸运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让邹记福的精神生活不至于过于贫乏。“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受家庭启蒙影响,邹记福从小热爱文学,也正因如此,邹记福眼里的世界从来都比别人更加温柔美好。
而比起凄凉贫苦,邹记福印象里的家乡一直很美——重峦叠嶂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溪水,纯净湛蓝的天空,郁郁葱葱的树林……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美丽的,家乡的人们也是淳朴善良的。虽然日子过得穷苦,但大家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简单真诚的生活,这些都让儿时的邹记福感受到了贫苦之外的欢喜和幸福,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
邹记福姊妹四人,在家排行老二,也是家里的长子;家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还有一个弟弟,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不过,他的父亲也算是个手艺人,勤劳淳朴,踏实肯干,父亲高大的形象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邹记福。邹记福从小就非常懂事,经常帮助家里打猪草、煮猪食。而十分宝贵的是,他非常喜欢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选为班委。
童年的邹记福常常对着大山大树发呆,小小的脑袋里总会冒出许多奇思妙想,邹记福会把它们编成诗写成文,这也渐渐演变成了他最大的爱好。在一次偶然情况下,邹记福把自己的诗投给了《万州日报》。当时的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却没想到真的成功发表了,这在11岁的邹记福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小小的文学种子。
穷则思变,逐梦之路多坷坎
然而,邹记福的学习之路似乎走的并不顺畅。因家境贫寒,12岁的邹记福辍学跟随老乡前往湖北打工,稚嫩的双手与坚硬的水泥、砖头打起了“交道”。不过,邹记福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学习之路,他谨记父亲的教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白天干完活,晚上就在工棚里看书写作,在外打工四年,他竟把小学和初中的课程都自学完了。
“穷则思变”,艰苦的打工生涯,没有磨灭他的激情,反而让他更加刻苦的钻研出路,学习技能。终于,1991年,19岁的邹记福接到家乡抛来的橄榄枝,出任云阳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只有邹记福自己知道,为了得到这份人人羡慕的工作,自己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为了掌握食用菌的理论知识,摸透食用菌的栽培新技术,邹记福专门前往武汉大学生物系食用菌培训班学习了三个月,此后还在国家的专业期刊上发表了不少技术论文。期间,邹记福作为人才被邀请回乡工作,一向保守的父亲简直不敢相信儿子如今有了这样大的“出息”。
从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升为研究所所长,这是多么大的成就。然而邹记福却志不在此,他想要继续走自己的学习之路。为了弥补自己学历的不足,邹记福通过电大成人教育的方式,成功考取了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
1997年,邹记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如愿进入重庆的一家报社工作;中断数年的文学路,再次启程。由于记者的工作性质,他需要经常跑到新闻现场,接触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群,这促使他再次拿起笔来,用文字来记录世间百态。对于志向高远的邹记福来说,文学道路虽然不是他人生的主道路,但却是自己闲暇放松时不可或缺的清幽小径。
文学这粒种子,萌芽成长
学校里系统的知识学习,以及在报社采访的经历,都开阔了邹记福的眼界,也使他结识了许多文学领域的大师,结交了许多志趣相投的好友。短短几年时间,他在杨人猛(任蒙)、张志明、王全顺、杨牧等文学老师的指点下,文学造诣突飞猛进。他开始以野风和野岛的笔名在全国20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陆续创作诗集《一个中国公民的新生》、《真爱无悔》、《父亲》;散文集《尚镁之恋》、《等待》、《晚秋》、《世上只有妈妈好》;小说集《走出荒原》、《情债》、《血狼》、《欲望的火焰》等文学作品。邹记福的文学梦开始慢慢萌芽,茁壮成长。
1997年,对中国来讲,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继而,一系列的政策促进商业经济轰轰烈烈的发展。而深圳,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思虑再三,邹记福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他深信这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
这一年,有太多同龄人加入“南下深圳”的大军,然而,他们却并不知道为什么来?来了要做什么?而邹记福,却是抱着明确的目标。一到深圳,他便毅然走进了深圳法制报的大院,决定应聘记者职位。如大浪淘沙一般,岗位的应聘要通过笔试、面试的层层筛选,而也许这就是邹记福注定要走的人生道路,最后录用的四个名额里,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1998年底,邹记福受到《西南经济日报》的邀请离开了深圳。其实在《西南经济日报》出任部门主任的收入并没有在深圳时高,但在邹记福看来这对他而言更具有锻炼价值。到任之后,他开始建议报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除了核心的新闻版块之外,报纸还推出了创收版块,比如房产专刊、医疗专刊,汽车专刊等等,邹记福也因此接触到营销广告。他并不讳言金钱,反而十分坦率,因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从来就不矛盾,他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1999年底,邹记福又来到了《重庆经济报》,干的仍然是老本行。2002年后,中国互联网开始逐渐普及,邹记福亦抓住机遇进入各大文学论坛、BBS发表文章。而随着对互联网理解的加深,他敏锐的嗅到了其中的商业契机。多年新闻工作的沉淀已经为邹记福积累了不少资金和人脉,他认为创业的时机已经成熟。
小试牛刀,创业路的起与伏
邹记福的第一次创业,是做便民服务网站。这个举动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非常超前,要知道,赶集网和58同城也不过是在2005年才成立。与此同时,2003年邹记福开了一个名为“生活向导”的广告公司,主要从事印刷品广告;他还自主经营了一份报纸,专做分类广告,每期96个版,刊登征婚、交友、房屋出租、招聘求职等信息,最高发行量突破三万份。
然而,网站在经过最初的爆发成长期后,邹记福由于缺少成熟的创业经验而开始面临商业模式转型和融资等诸多困难,最后,他不得不忍痛卖掉一手打造的网站。第一次创业虽然带来了第一桶金,但也为他敲响了警钟:做商业和做文学是两码事,需要更加严谨,需要考虑市场、政策、消费者等多方面因素。经过一番长久深沉的思考,邹记福认为自己还缺乏系统性的经营知识和专业的训练,于是,他决定再次走进校园进修,并成功进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进行深造。
获得清华大学EMBA学位后,蛰伏数年的邹记福经过慎重的考虑,于2009年再次选择创业!而这一次,他选择进军服装行业。短短两年时间内,他便带领企业缔造了拥有98家专柜和23个区域经销商的行业传奇,足迹遍布中国大多数城市。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2012年后,淘宝等众多网店平台进入黄金时代,传统服装行业受到了网店的强烈冲击!再加万达百货关闭和收购的工厂欠下的债务最终落到了他的身上,莫名的,邹记福欠下了两千多万元的债务。从天堂到地狱,人生有时就是如此的戏剧性。
大喜大悲后,邹记福并没有陷入无尽的痛苦中,而是有了更多的明悟。创业之路难免起起伏伏,艰难坎坷,于是邹记福将心中的郁闷统统付之于笔端,在文学的海洋里疗愈、成长。而这几年,邹记福的笔力也在飞速成长。对社会与人生的感悟,也愈发深刻。
酒与文人的邂逅,创业的新火花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邹记福在自己一心看好的行业屡屡受挫,却在偶然间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方向。
文人与酒,自古就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而邹记福对酒,亦是情有独钟。2015年春节过后,应好友之邀,邹记福前往茅台镇参观旅游。这一次游历,给了他全新的创业灵感。茅台镇位于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茅台镇亦是中国的酒都,在其背后有着厚重的地域文化、家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在茅台镇,扑鼻而来的酒香和如画般的风景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安宁,也让邹记福感受到了一股神秘而强烈的召唤。
每一次创业都是一次新生,而每一次新生,又是结下尘缘之始。在茅台镇,饮下烈酒,也饮下所有的不快,邹记福决定另起炉灶,东山再起。
白酒在中国人的精神图谱里是一道浓墨重彩的存在。邹记福认识到,做白酒不仅仅是酿造,还要创造,这里的创,是文创,是用百般心千般情来重塑酒文化。一边思考,一边行动,2015年3月份,邹记福用自己的名字注册商标,并在当年9月创办了贵州邹旺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邹记福数次往返茅台镇,从原材料、生产工艺入手,逐步了解白酒行业的点点滴滴。做任何事都要吃透事情的根本,这是邹记福一贯的行事风格。中华酒文化源远流长,在一代代中国人长期的生活中积累下来。邹记福笑称自己是一个门外汉,一条腿跨进去,才感受到白酒行业的深度和广度。为了摸透酒的历史和酿造工艺,邹记福开始找来相关的书籍、资料等,经过长久不懈的学习,他渐渐走进了酒的王国,揭开酒的神秘面纱。
2015年9月底,邹旺股份正式成立,并迅速打造了“邹记福”、“邹六福”、“友邻福”等旗下特色品牌;研发了“邹氏家酒”、“邹记福贵宾”、“邹六福经典”等多款经典产品。
而为了调制出他心中“完美”的白酒,邹记福苦心钻研酿酒知识、实践酿酒工艺。在酿造过程中,邹记福事事亲力亲为,反复调制百余次,才有了邹旺酒醇厚绵软的口感和馥郁浓厚的香气。凭借着优秀的品质,邹旺酒迅速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实现了“一年挂牌”、“两年融资”、“三年蝶变”的商业奇迹!邹记福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此后,他还考取了“国家一级酿酒师”、“国家一级品酒师” 、“国家一级酒体设计师”资格证书,顺利通过了国家一级酿酒师、国家一级品酒师的资格认证,成为白酒行业名副其实的专家。
在公司酒品酿造出来后,邹记福总是在第一时间把第一批美酒赠送给邹家族人和朋友中的爱酒人士品尝,听取他们直接而中肯的建议。邹记福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不忘初心才能行稳致远。
自2016年开始,邹记福免费为全国各地邹氏宗亲、朋友们送酒,无论是家族宗亲聚会,祭祖仪式,还是宗亲及朋友办寿宴、喜宴、宝宝宴、升学宴,在许多酒桌上都有邹旺美酒的身影。而在众多宗亲和朋友的品尝反馈下,邹旺酒业不断改进,精益求精,真正把顾客的需求放到首位,每一步都迈得踏实、稳健。
文学、事业、家族;问道、寻路
2016年8月28日,广东邹氏宗亲联谊会正式成立。而邹记福从筹备工作起就出资出力,累计捐资捐物30余万元,受到了家族宗长、宗贤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被家族宗亲们推选为常务副会长。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选为广东邹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后,邹记福生怕辜负宗亲们的期望,于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家族事业上。他曾多次代表广东宗亲会赴全国各地参加宗亲活动;前往各地捐资捐物、研究家族文化,并由此结识了诸多德高望重的族内外前辈。
在家族文化和邹氏老宗长的影响下,他将家族事业和文学梦想合二为一。先后主导创建了“邹氏春秋”等家族媒体平台。创作了《邹氏企业家风云榜》,《邹氏企业家风云录》,《邹氏企业家文化名人录》,《商海墨韵——邹春元传》,《与时代共荣——邹顺发传》,《粉丝之路——邹光友传》,《妆彩人生——邹春燕传》等多部家族人物传记。对弘扬邹氏家族文化、传承家族精神、分享家族成功经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积极参与各地的社会和家族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当有宗亲和朋友患病,经济负担重时,是他站出来,捐助现金,义卖白酒,并发起倡议募捐活动;当春节期间,物流停运,大家急需宴会用酒时,邹记福亲自开车,奔行数千里,足迹遍布河北到广东等10多个省份,最终把酒准时送到了宗亲和朋友们的手里!当疫情紧急,是他采购了数万份口罩,并免费邮寄给需要的宗亲们。
创业至今,邹记福通过公司、个人、宗亲会、慈善基金会等各种渠道,为社会各界和邹氏家族努力付出,累计为社会慈善、捐资助学、宗族建设等捐资捐物,价值300余万元。并主导创办了广东省记福慈善基金会,来帮助更多需要援助的人们。
而至此,兜兜转转走过半生的他,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与路——那就是,让自身、家族、社会的发展完美融合。
邹记福的事业有了很大的起色,文学道路也越走越顺畅。慢慢地,他开始接近最初想要的那种诗意生活。
千帆过尽,归来仍是文学少年
在商海里历练沉浮的邹记福,仍然保有一份文学情怀。而执笔三十多年,文学似乎也欠邹记福一种认可。
对于邹记福来说,2020年4月30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经重庆市云阳县文联主席团成员会议研究决定,他被推举为云阳作家协会副主席。由此,邹记福成为了云阳作家队伍中一名特别的引领者。对于一生都心系故土和热爱文学的邹记福来说,这一份荣耀格外珍贵,来之不易。而2020年6月,他又被深圳市小小说学会聘为荣誉会长。而近一年,邹记福的作品也频繁在《宝安文学》《椰城》、《岁月》、《海燕》等全国文学期刊上发表。
这生于大巴山脚下的孩子,如今有着众多的头衔:企业创始人,宗亲会执行会长,商会常务副会长、副会长,慈善会长,作协副主席……然而,他最喜欢的头衔,仍然是那个普普通通的“诗人”、“作者”。因为,他心里始终住着一颗少年的心,那是文学的心。
关于这些年取得的“成就”,邹记福总是一笑置之,坦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在文学、在商业、在慈善或者在自身对世界与人生的感悟上,邹记福都觉得还需要不断的去尝试,去提升。
过去种种,皆为序章;
而关于未来,让我们一同期待。
王涌鑫/文 马云飞/图